课程标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

 

开设对象:三年制大专各专业      课程总学时: 60        学分:4

  

课程类别:综合素质必修课            编写日期:20180810

 

 

一、课程性质、特点和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面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价值取向,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修养和法律素养。

本课程是思政课核心课程之一,是高职阶段开设的第一门思政课,是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也是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结合最紧密、实践性最强的一门思政课程,课程既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也有突出的理论性、知识性,还具有极强的现实性与实践性。它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发展的新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使学生确立和坚定理想信念、将远大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做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

 ♦系统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关人生是什么、人生意义是什么等基本问题,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投身人生实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基本理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社会主义荣辱观、公共生活中道德与法律规范。

♦了解社会主义法律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规定,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明确社会主义法律规范。

♦了解职业道德的涵义及养成、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掌握择业与创业的方法,明确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维权的途径。 

2.能力目标

♦能够在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初步培养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能力。

♦能够在明确个体对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应该承担责任的基础上,提高学习、交往及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培养合理生存和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能够将道德的相关理论内化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主的要求,成为校园道德生活的主体,提升职业实践中德行规范的意识和能力。

♦能够运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分析和解决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等领域的现实法律问题能力。

♦能够在熟悉职业素质、职业理想及选择、职业法规等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培养成功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3.素养目标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健全和完善大学生的人格

 

三、教学内容、目标及考核标准

 

(一)教学内容要点与教学建议

章节

内容

课堂授课

实践课时

总课时

备注

绪论

 

2

 

2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4

2

6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6

 

6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4

2

6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

2

8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10

4

14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12

4

16

 

复习

课程重点难点解析

2

 

2

 

总计

 

46

14

60

 

 

(二)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

 

模块一 绪论

【目的要求】

了解: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发展的新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价值和世界意义

掌握:把握本课程的特点,掌握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2.教学难点:(1)如何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2)如何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质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

【思考与练习】

1.如何立足新时代,思考人生?

2.如何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3.如何理解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对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模块二 人生的青春之问

【目的要求】

了解:人生观的基本内涵以及对人生的重要作用

理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重要意义

掌握:处理各种关系的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立志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做到和谐发展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人生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2.教学难点:科学的人生价值评价标准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时数】理论4学时+实践2学时

【实践项目】树理想主题演讲,“重温入团誓词、牢记时代使命”,主题社会调查,参观革命烈士陵园,爱国主义电影展播,寻访“中国品牌”、评比“家乡之最”,征集“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誓词活动,中国名片,寻找文明之星等活动。

【思考与练习】

1. 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 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3.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模块三 坚定理想信念

【目的要求】

了解:理想信念、共同理想的含义和特征

理解: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理想信念

掌握: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把理想转化为现实,实现中国梦,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1)理想信念的基本内涵、重要作用

           (2)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与意义

2. 教学难点:(1)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2)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时数】理论6学时

【思考与练习】

1. 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

3.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模块四 弘扬中国精神

【目的要求】

了解: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禀赋

掌握:做忠诚的爱国者及改革创新实践者的途径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中国精神的内涵、意义

(2)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2.教学难点:(1)中国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如何弘扬与践行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时数】理论4学时+实践2学时

【实践项目】“家乡爱国人物我来说”主题演讲

【思考与练习】

1.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2.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真正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使命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模块五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的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道义力量

掌握:积极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扣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1)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时数】理论6学时+实践2学时

【实践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人拍”活动

【思考与练习】

1.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 谈谈为什么要增强价值自信?

3. 大学生应当如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模块六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目的要求】

了解:道德的历史演变、功能、作用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革命道德

理解: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的内容;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恋爱观、婚姻观及公德意识的养成

掌握: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锤炼高尚品格

【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1)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与作用;(2)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3)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5)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2.教学难点:(1)大学生应确立的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2)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时数】理论10学时+实践4学时

【实践项目】校园义工、微课展示

【思考与练习】

1. 试述道德的起源、本质。

2. 社会主义道德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继续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4. 结合“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思考如何积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道德成果?

5. 如何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

6. 大学生如何通过参与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

 

模块七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专题一 知法理、护法威、明权责

【目的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及作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掌握:法律权利与义务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法律的概念与法律精神的解读;(2)宪法与法律体系;(3)法治理念与法律思维方式的基本内涵;(4)法律权利与义务

2.教学难点:(1)社会主义法律精神;(2)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时数】理论4学时

【思考与练习】

1. 如何熟悉法律的概念和本质?

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与特征是怎样的?

3.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主要内容?

 

专题二 崇尚法理,弘扬法治

【目的要求】

了解:法律的历史;我国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与道德思维、经济思维的区别

理解:法律的内涵、本质和特征;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的概念、特征,掌握;宪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掌握:社会主义法律精神的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途径;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法律的内涵、本质和特征;(2)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作用、运行;(3)我国宪法与法律部门;(4)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2.教学难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2)法律思维意识的培养;(3)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

【教学时数】理论4学时+实践2学时

【实践项目】“法院旁听”活动

【思考与练习】

1. 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条件与基本要求是什么?

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哪些方面?

3.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主要是指哪些观念?

 

专题三 学法知法,护法尊法

【目的要求】

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以及二者的关系

理解: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掌握: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成为具有良好的法律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法律权利和义务      

2.教学难点: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

【教学时数】理论4学时+实践2学时

【实践项目】法律知识竞赛、普法活动、“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微课比赛等

【思考与练习】

1. 如何熟悉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

2. 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3. 大学生如何培养法治思维?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四、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考核性质:考试

考核方法:开卷(笔试)

2. 成绩评定方法:

(1)教学过程评价

本课程分理论教学和课内实践环节进行,要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评价,尤其对学生在平时(考勤、作业)的表现加以综合评价。

本课程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分组合作,要充分考虑个人在合作中的贡献进行评价。一是评价是否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重点评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二是评价教学过程中能否实现能力目标,能否协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相关现实问题;三是评价课堂任务的实施过程是否顺利有效。

(2)课程成绩形成方式

50%平时成绩(考勤+课堂表现+作业)+50%考试成绩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资源:与课堂相关的音像资料,可根据国家发生的时事热点、难点等社会问题及时的网上转播

校内基地利用:图书馆

校外基地利用:各种校外实践基地、爱国主义基地、新农村、企业、社区等

 

六、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修订版

2.参考资料:

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国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年8月第1版

《思想道德修养》,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次印刷

《法律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法律基础》,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2次印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分析与设计》,电子出版社,2018年6月第一次印刷